心瑜伽 Heart Yoga

Description: 

本計劃主要與社服機構合作舉辦瑜伽課堂,向服務對象推廣瑜伽,提倡身心健康和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這個計劃一是為了舒緩服務對象肌肉勞損和保持身體健康,二是為了服務對象有時間和空間了解自我、與自我對話,從而使得身心達致和諧。而課堂主要在室內和室外進行,在室內進行時主要以瑜伽本身和寧靜的環境/頌缽聲音協助對象放鬆身心;而在室外進行主要以瑜伽本身和自然環境讓對象感受身邊的事物並放鬆自己。

其次,在社交平台上推廣瑜伽這項運動,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瑜伽,引發大家的興趣從而更多人參與瑜伽保持身體健康和正面的生活態度。
 

Rance Lee Award

為何選擇瑜伽?

以前我曾參加攀石、泰拳、防身術等十分動態的運動,但我接觸了瑜伽一段時間,發現瑜伽能夠令人身心放鬆,雖然每日很忙碌,但是每個星期最少有一個小時可以讓我放鬆身體。在做瑜伽時候,課室是寧靜,老師的聲音帶領著我們完成動作和平靜心情。特別是我們需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和了解自己的身體和想法,因此瑜伽都給予我私人時間和空間去與自己溝通和平靜急躁的情緒。瑜伽能夠保持身體健康之於亦能夠安撫心靈。我現時進修200小時瑜伽導師,希望能夠更深入了解瑜伽和在生活中運用瑜伽,並將瑜伽推廣出去。

我另一個學習和推廣瑜伽的原因是,兩年前曾參與2018-2019年度中大博群社會研究計劃,當中我們發基層兒童照顧者由於長時間照顧兒童和做家務,對其造成身體上的勞損、心理上的負擔和缺乏私人時間空間。當時我們根據研究結果為照顧者設計一套健康操,現時仍沿用。回想當時在設計和帶領健康操活動時,我認為我們尚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一是我們可以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操,二是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幫助服務對象舒緩壓力和自我對話的空間。所以,在這次計劃中,我希望能夠更深入地針對服務對象問題,改善她們的身體勞損和舒緩壓力,並且透過瑜伽課堂讓他們有時間空間進行更多的自我對話。

我相信香港現時很多人都面臨相似的問題,例如長時間的工作使人的身心健康變差、生活空間的狹小難以令人做到身心放鬆等等。如果與社區中心的合作取得可觀成績時,本人亦希望這個計劃亦能夠推廣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計劃目的:

希望透過與社服機構合作,讓服務對象亦可以學習瑜伽,從而減少肌肉勞損、放鬆身體和保持健康。另外,服務對象透過瑜伽能夠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感受自我和沉澱心靈,從而令身心達致和諧。除此之外,希望透過社交平台更多地推廣透過瑜伽保持身體健康和正面的生活態度。
 

特別之處:

1. 特點1:在不同的聲音環境中做瑜伽(頌缽治療和自然聲音治療)

頌缽治療適用於情緒治療,在室內這個寧靜的環境適宜播放頌缽,提供一個舒適的空間給使用者。跟隨著每個動作的節奏,人們能夠注意並慢慢控制自己的呼吸,透過調整呼吸和肌肉的拉伸,放鬆整個身體,並感受著身體的變化,人們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和情緒變化多一點。與此同時,頌缽的聲音能夠幫助他們放鬆自己並調整身體,平緩他們的情緒。
 
在室外,雖然環境有不同的聲音,但恰恰是個好機會讓大家停下急促的腳步。放緩自己的節奏慢慢地完成每一個動作,同時可以留意自然環境,享受自然中的空氣和陽光。如若場地允許,將在公園的草地上進行瑜伽活動,可以讓大家更親近自然。
 

2. 特點2:所有人都能夠學習瑜伽,與社區中心和社服機構合作舉辦瑜伽活動。

對於基層照顧者或基層家庭,當他們有身體病痛時(肌肉勞損等),很多時候他們不能夠意識到問題所在,純粹靠藥物減輕痛楚,或者忽略痛症。由於開支問題,他們並不會主動尋求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幫助,而社工也未必能夠幫助解決和舒緩他們的痛症。然而這些痛楚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疼痛難以入眠、情緒低落等等。
 
然而在眾多運動之中,瑜伽是其中一個能夠舒緩肌肉勞損的運動。現時,學習瑜伽主要是透過健身室課程和私人瑜伽工作室,每節課的收費由150-300港幣不等。對於部分家庭而言,他們未必願意為運動支付這筆費用,而是節省開支從而忽視痛症。而現時社區服務中甚少有機構能夠提供瑜伽課堂給服務對象。這限制了他們學習瑜伽的可能性。居住面積狹小也限制了他們尋找更多的方法保持身體健康和舒緩壓力。

每個人都享有權利去關愛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健康,故此,希望能夠與不同社服機構合作為服務對象舉辦瑜伽活動。從而推廣瑜伽這項運動,提倡正確地面對身體問題並健康地生活。

 

3. 特點3:發起社交平台挑戰推廣瑜伽

除了在社交平台推廣瑜伽外,利用社交平台可以發起“#challenge”和“@挑戰人”這個功能,邀請更多人嘗試挑戰瑜伽,令更多人認識瑜伽。目前,有超過838萬帖子關於#yogachallenge,但帖子主要都是外國人居多,目前香港未有這個發展趨勢。#yogachallenge在香港的可行性和發展空間很大,值得一試。